作者简介:刘俊岩,1956年正月生人, 1974年夏下乡,1975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76届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1980年分配到文化部党校任教(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1996年调入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任办公室主任,2009年任文旅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副主任。2017年退休。现任中智科技评价研究中心文化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医院创新管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文化信息学会直播产业分会总顾问,环球精英杂志社总编辑,北京人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龙乡人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楹联学会非遗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文化服务分会专家顾问,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国际交流分会首席顾问,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被聘为高级国学教授。
书名题字:王蒙,男,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平(今北京市)。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当代作家、学者,原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名誉校长。
现在居住在北京,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等近百部小说,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曾获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2017年12月,王蒙《奇葩奇葩处处哀》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9年9月23日,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王蒙“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
前言书写:罗杨,文化学者,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联第八、九届主席团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图为作者与罗阳合影)
寻找生命中的诗意
罗 杨
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个人都在诗的熏染中成长,因此,读诗、学诗、爱诗、写诗是中国人千年绵延不尽的传统。无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抑或平民百姓,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颗诗歌的种子,都生长着诗歌的基因,逢有微风细雨便会绽放出诗的花朵。诗以载道,作诗吟诗可以抒发人们的情感,可以温暖现实的生活,可以点亮人生的追求,可以激发美好的梦想。 诗,既是人生得意时的激情写照,也是人生失意时的伴侣和慰藉。有了诗意的伴随,平淡的生活会变得有滋有味,繁忙的工作会变得有声有色。从刘俊岩的诗中,我们便可以读出这种美好的情愫。林语堂认为,西方人重宗教,中国人重诗歌,诗给予了中国人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中国人对大自然给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这本《心雨印记》就是刘俊岩同志人生心路的写照,是他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诗化的心语。在这些诗中,刘俊岩留下了他学习传统文化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四季风景的感悟,记录了他多年工作的经验。刘俊岩的诗平和质朴、又充满欢愉的乐观,他所写的是平| 前言常的一草一木、平凡的一人一事,没有曲折的构思,使用的是朴素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读来只觉得面前是一段段生活蒙太奇,散发着生机勃发的元气。从这些直抒胸臆的诗句中,我感受到了刘俊岩为生活留影、为工作存真、为火热的时代抒怀的赤子之心和浪漫诗情。他在诗中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唤醒自己、抵达最真实的自己,他用诗表达出了生命的勇敢、坦率、真诚、天真,使读者可以触摸到其内心不能做作的人性。诗可以言情、言志、咏物、颂景,最可贵的是真实,最难得的是感人。对于刘俊岩来说,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的创造,更是一种生活的创造,一种人生意境的创造。刘俊岩的诗如同一朵朵精致的小花缀满了他的生活,渐渐成为一种心性的代表,一种个性的标识。他的诗不仅仅体现为字斟句酌的情感集结,更外化为一种灵性的小溪在生活中流淌。这种流淌意味着诗歌并不遥远,诗意并不抽象,关键是善于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悉心收纳与会心融合。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在刘俊岩的笔下化作成为壮阔的诗篇,其中有感性的欢愉,也有理性的严肃,这种交织不仅使刘俊岩始终有一种诗人的浪漫,更有一种智者的洞察。从他的诗中可以读出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时代的责任,对于心灵的操守,对于艺术的执着。我想,刘俊岩的生活也一定充满了灵动的气韵和美好的气象。
通过诗歌这一媒介,刘俊岩不断地向传统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意境靠近。“大风起兮阴霾去,高山流水渡小溪;澹泊明志古有训,宁静致远勤务虚。”这是一本刘俊岩行走在人生诗路上的心语之歌,通过这些诗歌,刘俊岩既实现着个人对生命的完成,又寻找着精神对生命的超越;既完成着个人价值在社会中的实现,又思考着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他把自己经历的人生变成了让读者会意的心灵图解,把细腻的内心情感变成了柔美的诗句,并让它们美好地汇集进日复一日的生命的河流。品读这些诗歌,我们被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家国情怀所感染,一种澎湃的人生激情所触动,一种对于美好的爱与痴情所感动。读完《心雨印记》,我读出的不只是诗意的浪漫与抽象,也读出了作者血肉灵魂和精神命脉的具象。我不是诗人,但是同意人的生命都应充满诗意。中国人是敏感的、匆忙的,在繁忙的工作中,在枯燥的日子里,在人生的某种时刻,都会刹那间感到诗性上涌,如果我们都能像刘俊岩同志这样,把心灵中的诗情记录下来,以传情达意,从而在诗意中品味我们的人生,给我们的心灵充电,沿着诗意的曲径通幽之途,一路风花雪月、金戈铁马,一路高天流云、山阔水长,抵达我们心灵的深处。
后 记
刘俊岩
我有缘也有幸走进了文化!有缘也有幸走进了诗词和书法艺术!文化包罗万象,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与人类相伴而来,文化又与人类相伴而去,历史演绎着文化,文化塑造着历史,文化以民族为土壤,民族以文化为血脉,中华诗词和书法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和血脉。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张力。在文化面前,我敬畏了,膜拜了,自己甘愿永远做文化的学子和传承人!中华文化有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养育了我,给予了我生命与活力,给予了我中国人的基因与中国人的梦想,因此只能甘愿做中国文化的循道夫和使者!因此要做好中国人也要学习好中华诗词和书法艺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就不可能是完美的人,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具有文化品格和品味的人,就应该有一双洞察人间迷雾的明眸和一颗体味人生百态的慈心。文化就是文明之光!艺术传导一束智慧之光!
我出生在军营的大院里,父辈是戎马一生的军人,没有多少文化,家里也没有几本书,在青少年时期,为了能看到书,经常向邻居和同学借阅。能借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文学名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当接触到毛泽东诗词,即被毛主席那宽阔的胸襟,超凡的眼界,丰富的知识,文学的天赋,伟人的品格征服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从此成为了我的朴素感情和行为准则!由于老父亲是1941年入伍的老兵,他老人家参加了抗日战争,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父辈的光荣与梦想成了我人生选择的动力和方向。父辈身上体现的军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品质和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的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1974年,伴随着上山下乡运动的洪流,我像一粒种子,被卷进农村的广阔天地。和450多名校队挂钩、厂队挂钩和社队挂钩的青年,一起开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在那火热的年代,接受了锻炼和考验,由于表现突出,在知识青年的队伍里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支部里主要负责知识青年工作和宣传工作。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判断和价值取向都有时代印记,当时站在“文革”的角度看了一些有关中国哲学史和文化史上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等学说和观点,内心隐隐的感受到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农村的那段日子,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祈求,对自己缺失的遗憾像几把大锤在不停的在擂动自己的胸膛。深深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代和使命存在一个巨大的距离。1976年,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招生了,在送走百分之九十的知青战友后,大队党支部推荐我上大学,我欣然同意。认识到上山下乡的使命已经完成,当下的任务就是为肩负新的使命而去学习!如此,带着老乡们的期望和对大学的痴情,带着大学梦和使命感来到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开始了新的大学学习生活。走进世界闻名的北京大学,还没来的及分享荣誉和骄傲,北大的前辈和学长们就以爱国报国的世纪丰碑让自己礼拜,我只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才能对得起北大学子的称号,才能感恩所有关心爱护帮助过自己的人!像久旱逢甘雨的土地,尽享知识的沐浴,这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在洗礼中重生吧。在北大这个培养思想巨人和文化大师的摇篮里,系统的学习了中共党史,世界史,共产主义运动史,国际关系史,世界文明史,中国文化史等历史学科。系统的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由于专业的区分,对文学艺术没有系统学习,只是根据个人兴趣有所涉猎。理论的高度决定实践的高度。198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文化部党校,后来改名为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担任教师,1985年,被评为讲师。从事成人教育16年,最引以自豪的,就是自己创立了文化社会学讲座课,受到师生普遍好评。生活每天都是多姿多彩的。变化的生活每天都在引导人们。1996年,被调到新成立的文化部离退休人员服务中心工作。这个单位让自己视野变宽了,思想变活了,从老艺术家身上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文化艺术的滋养,老艺术家们的艺术人生撞击着灵魂,让我深刻懂得了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艺术是我们民族的细胞。文化艺术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属性。十几年的风风雨雨,风云变幻,岁月流逝,激情不减。自己勤思笔耕,留下一些著述,如80年代,发表在《作品与争鸣》的文章“精神文明建设与宗教文化的关系”,在90年代,发表在《文化报》的文章“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思考”,写的各类文章多篇。生活的积累使自己更愿意用笔记录下生活的种种情感,因此非刻意的写下了上百首诗,决意要出诗集!并荣幸地邀请到文化部原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先生题写书名《心雨印记》,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罗杨先生题写前言。《心雨印记》用诗的语言记录了人生旅程,记录了人生感悟,记录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孙安民,中国司法部原纪检组组长韩亨林,文化旅游部副部长张旭,中国国家博物馆原馆长吕章申,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常务副主席张飙先生,分别为刘俊岩的《心雨印记》诗词名家墨宝集题词。孟繁禧,刘俊京等近百位书法家为刘俊岩抄写了诗词,形成了一本独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诗词墨宝典集。用文化艺术形式讲述中国的好故事,传达中国的好声音,全面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
在此,对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领导和书法家朋友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深感自己应该以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时代的责任感投身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守护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美好的愿景在呼唤着我们!在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之际,仅以《心雨印记》刘俊岩诗词名家墨宝集,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