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对于全球来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人类经历了一场世界性的灾难。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们无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环球精英》首席学术指导、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国际智库联盟秘书长金鑫先生的“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刊登之后,本刊特邀奋战在“一带一路”前端的中铁二十局集团(连续十五年,中国铁建位列世界500强第54位)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勇,把他在海外的前瞻性思考分享给读者。好文值得一读!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是具有战略性眼光的倡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已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铁二十局坚定“走出去”步伐,深入实施“海外优先”战略,先后在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境外公司,设立了11个境外办事处,不断巩固和发展海外经营优势。海外经营目标从过去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到现在海内外“平分秋色”,有力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了新冠疫情的冲击,以生动的实践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走出去”发展之路。
一、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拓展了企业发展的新空间
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铁二十局加速海外战略布局,相继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巴基斯坦等15个国家,承建了105项工程建设,涉及铁路、公路、房建、水利、市政等领域,海外累计承揽额达90多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达36.6亿美元左右。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海外市场开发非常艰难,但是我们努力育新机、开新局,实现了海外市场逆势飞扬。截止10月底,除独立完成10.6亿美元的新签海外合同外,通过联合体形式即将签约项目11个,根据联合体中的股权占比,还将再增加30余亿美元的海外合同额。11月12日,刚与巴西签订了萨尔瓦多大桥工程,这是中国企业在拉美地区以PPP模式投资的最大桥梁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拉美地区最长跨海斜拉桥。
二、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影响力
企业在海外修建铁路总里程达到2600公里,占到中国企业海外完工铁路总里程的五分之一,其中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全长1344公里,是中国企业本世纪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也是采用中国标准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在蒙古国,叶罗河铁矿专用线结束了该国50年来没有高标准铁路的历史。在巴基斯坦,承建的卡拉高速公路3标项目全长230公里,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近百亿元,实现28个月建成通车,该国3位时任总理到项目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巴友谊的典范”。
三、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锤炼了企业人才的硬本领
在安哥拉,我们通过安哥拉项目群(2个机场项目、2个供水项目、3个公路项目、3个市政项目)的顺利实施,积累了“小而杂、繁而精”的跨专业项目管理经验,并且成效显著。在莫桑比克,纳卡拉走廊铁路项目产业链团队来自11个国家,使用英、葡、西、法、中五种语言,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项目。我们通过与世界矿业巨头、国际顶尖知名企业VALE(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合作,适应了严苛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熟悉了欧美高标准的技术要求,提升了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海外项目的实践培养,结合海外业务转型特点,我们统筹人才发展规划,努力把人才这个企业最核心的资产经营好、管理好,塑造了强大人才竞争力。先后接收了近10个语种的大学毕业生100多人,选派200多人参加了在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举办的国际工程管理和语言强化培训班,有100多人取得了国际项目经理证。
四、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了企业经营的多元化
联合陕西省政府、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带资管理的莫桑比克赛农场项目种植面积达3.7万亩,在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技能;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了多方共赢,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成功进入了海外的铁路维养领域,承揽了安哥拉的本格拉铁路五年期维养项目,每年维养合同额5500万美元。积极将海外公司打造成揽、干、管、收为一体的实体公司,在市场成熟国别购置土地进行基地建设和综合开发,适时投身当地公益事业。聘用所在国的外籍员工,加速企业属地化进程,创办了安哥拉铁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每年免费培养500名专业技工。中外员工比例达到1:20,一些基本施工作业达到1:100;为安哥拉、莫桑比克、阿尔及利亚等国家提供就业岗位5800多个;近万名外籍员工成为属地化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五、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增强了企业形象的美誉度
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放在突出位置,构建了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指挥部)、国别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海外项目施工管理模式、配套机制和比较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已完工的安哥拉罗安达铁路、本格拉铁路以及莫桑比克的纳卡拉走廊铁路,由于管控有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盈利。所承建的项目相继被所在国政府和业主授予“安全标准单位”、“质量优秀单位”、“守信文明工地”荣誉称号;在国内,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A级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AAA信用等级”、“陕西省对外投资合作优秀企业”等系列荣誉。海外员工先后获得过尼日尔“总统骑士勋章”、蒙古国“总统勋章”、安哥拉“铁路建设特殊贡献奖”、以及我国“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铁建海外拓荒牛奖”等多项个人荣誉。
六、“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今年以来,疫情冲击了“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国家国内政治与社会稳定,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外贸中断,个别国家改变了对“一带一路”的正确认知。在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我们需要化“危”为“机”,砥砺前行,打好海外市场的攻坚战、持久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一是处理好“大写意”与“工笔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意味着“一带一路”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搭起了四梁八柱,未来需要在项目建设、市场开拓、金融保障等重点工作和具体环节上下足功夫。意味着要围绕“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民生需要,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细节,更加注重效果,在增加就业、减贫脱困、社会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造福当地人民,不断增强各国人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将继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持续强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携手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文明之路。意味着在完成“一带一路”总体布局、绘就一幅“大写意”的基础上,今后要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二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的关系。共建“一带一路”是市场行为,经济行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施的主体是企业。一方面,企业要紧跟 “一带一路”倡议,关注“一带一路”国家工程承包市场的最新动态、最新需求和相应的合作方式,加强与所在国政府的对接,把项目的筛选、策划与解决当地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海外经营方式由机会型向战略型转变。另一方面,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加强服务和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主动对接沿线国家政府部门,提高“一带一路”的推进效率。要根据国家双边合作的需求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对企业开拓国际业务进行明确的引导,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是处理好话语权与准确发声的关系。由于“一带一路”情况极其复杂,西方某些媒体的话语影响了所在国部分项目的进程,但“走出去”企业要精选对象,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除了由政府官员解读必要的政策外,要通过智库、媒体、企业、商界、宗教人士等专业领域的人士,讲述专业的故事,其传播效果会更佳。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多是全民信教,由宗教人士出面,采用“本土化”的话语表述,选取贴近沿线各国受众思维方式的故事主题、表达方式,才能在对外传播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要精准分类,解决好对谁讲的问题。讲好丝路故事,不能“一锅煮”,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既要与沿线国家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进行对话交流,也要与不同政治团体、教派领袖、部落酋长、部落武装,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既要加强同精英群体的对话联系,也要重视大众传播和“草根”传播,开展面对面沟通,真正把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精神落到实处。要精心准备,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怎么讲的问题是一个艺术性问题,要分清场合、细分对象、分解时段,不拘一格,可通过视频、图像、文字等多媒体的多样化手段,采用所在国喜欢的方式,讲好丝路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是处理好个体行为与国家形象的关系。国家形象是一种软实力,一种影响力,影响着社会公众的认知。“外事无小事”,中国企业“走出去”后,必须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甚至每一名中国人,在当地都是一面反映中国的镜子,背后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走出去”后,我们每个人或者每个企业都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释放正能量,无异于中国形象的亿万次正面推广;如果举止不文明、行为不守法,即便是极少数,其聚合而成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因此,要识大体、顾大局,坚持国家第一、政治第一、责任第一,处处对标、事事看齐、时时纠偏,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珍惜个体背后代表的国家形象,多做一些给中国形象加分的事情。
五是处理好开拓市场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在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往往会给“走出去”的企业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更加需要正视风险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要强化市场研判。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研究,密切关注地缘政治变化、政府换届更迭等不稳定诱发因素,做好境外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重视与当地有实力的企业、经验丰富的国际公司和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努力规避政治风险、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外汇风险、治安风险。要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本土采购力度,尽可能地雇用当地员工,带动当地中小企业和配套产业发展,争取当地民众与当地社会的支持。要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预警与防控体系。坚持“一国一策”“一项目一策”的原则,定制差异化策略,认真筛选评估项目,分析研究项目支付条件、金融情况、信息资料,从源头规避经营风险,提高潜在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力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要精心实施,全方位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要通过分标准区域地研究掌握国际标准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聘请合同和法律咨询服务商,遴选和建立海外施工承包和合格供应商名册,为海外生产经营提供有力支持。要精心做好海外项目的方案策划,从施工组织、资源保障、管理架构、成本核算和财税汇率等多个方面,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确保项目实施可控。要对标国际化大公司先进的项目管理,不断提升统筹全球资源能力水平,为海外项目优质高效地推进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我们保持海外队伍稳定、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确保海外项目有力有序的定海神针,要加强海外党建,提升项目建设的凝聚力。
诗人艾青曾说过“为什么我们眼里总是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出了国,就会更爱国”,更是让“走出去”企业的感同身受。家国情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归宿与文化基础。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跨越时代的伟大工程,需要几代人为之共同奋斗和付出巨大努力。我们既要保持运筹帷幄的战略耐心,也要力避任何操之过急的短期行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有可能最终抵达希望的彼岸。作为践行“六种力量”的“种子队”、“走出去”的排头兵,建筑国企必须以对国家、对民族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肩负起产业报国、实业强国的重任。